我大哥叫朱重八

南城二爺

網遊小說

城外,廢棄城隍廟。
乞兒朱五睡夢中凍餓而醒。
主要是餓,仿佛五臟六腑都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023章 千頭萬緒

我大哥叫朱重八 by 南城二爺

2021-4-26 14:57

  和州之富,超乎想象。
  新上任的和州縣胡惟庸帶著朱五,李善長逐壹檢查府庫。
  嘩啦啦!
  糧庫裏碼放的糧包山壹樣的高,壹眼望不到頭。朱五信手抓起壹把米,慢慢的張開手指,任憑它們從指間滑落。
  隨後再把手放在鼻尖聞聞,滿是清新的米香。
  朱五冷笑,“狗朝廷爛透了,這麽多糧食寧可放在這發黴,也不拿出來自賑濟百姓!”
  “老百姓是朝廷的,糧是官兒的!”胡惟庸笑道,“鎮撫有所不知,大元朝的糧倉就是貪官的錢袋子。每年收上來的糧轉手就賣了糧商,誰管百姓的死活!”
  要說這胡惟庸還真是處理民政的壹把好手,雷厲風行。上任開始就問朱五討了十幾個親兵,城裏的貪官抓出來壹溜。
  給濠州的錢糧都是從貪官身上扒出來的,沒動和州府庫壹分壹毫。
  不但如此,才兩天的功夫和州的縣衙就恢復運轉,下屬的各級小吏,在刀把子的催促下煥發出極大的工作熱情。和州市面在最短時間內,得到穩定。
  所謂人盡其用,胡惟庸本來就是和州體制內的人,有充足的基層工作經驗,了解縣衙的行政運作。
  “和州的存糧夠三萬大軍支應兩年半。”胡惟庸繼續說道,“而且再過兩月就是秋收,屆時還能收糧食上來,也就是說,鎮撫隨便招兵。咱們定遠軍南下之前,無缺糧之憂。”
  李善長仔細的翻看賬本,接話道,“計劃總有變化,糧食雖多也不能敞開肚皮造。
  咱們拿下和州,河對面的金陵必然加強戒備,周邊府縣也定然嚴防死守,這糧食怎麽個吃法,鎮撫還需做長遠打算!”
  “老李說的對,是這麽個理。過日子得細水長流,回頭咱們參謀下,把士卒的夥食定額細化。”朱五笑道,“該吃的吃,該省的省,凡事都得有個章程。”
  胡惟庸瞧壹咱李善長,心中微微嘆氣。他這個縣令對於和州的物資只有征集管理權,這位卻有著使用權。
  也就是說這位定遠的管軍司馬,不但是整個定遠的大管家,還是他有實無名的上司,而且還是那個參謀部的壹員。
  能進參謀部的,都是朱鎮撫的心腹臂助,定遠軍的核心圈子。
  “老胡,除了糧倉還有啥倉?”朱五在庫裏邊走邊問。
  胡惟庸馬上笑道,“除了糧倉還有生鐵庫,木料庫和銅料庫。”
  朱五笑了起來,糧鐵銅定遠軍最缺的三樣和州都有。尤其是銅鐵,青銅炮的鑄造早就讓定遠的工匠坊琢磨透了,可是原材料跟不上。
  這下總算能接著開工了,火炮必須越多越好,還有火銃的開發也必須提上日程。
  “另外還有壹百四十戶匠戶。”胡惟庸繼續說道。
  “工匠?”朱五大喜,“怎麽這麽多?”
  “和州有水軍,自然匠戶就多些。”
  朱五拍掌大笑,“走看看去。”又對親兵吩咐,“去把席應真道長請來,他那工匠坊是時候加人了!”
  ……
  看完了各個府庫,中午飯就在軍營裏解決。
  朱五,席應真,李善長,馮國用邊吃邊聊。這幾人也是朱五參謀部的初步人選。
  席應真掌管工匠作坊和火器,李善長管理後勤財政,馮國用管理新兵訓練。
  定遠軍雖然如今占據兩城,但是能夠獨當壹面的人才,能夠讓朱五百分百相信的只有這三人。
  亂世之中想要發展壯大,必須壹手文壹手武,只會破壞不懂得建設,不管有多少兵馬都不會長久。
  不過為了避免個人權利過大,參謀部只有參與決策的權限,沒有決定權,更沒有對下面絕對的指揮權。
  “先吃飯!”
  桌子上的食物簡單,無非是雜糧面條加臊子,在夥食上朱五沒特殊化。
  這點是我軍壹貫的優良作風,後世當兵的時候,不管誰壹律吃食堂。
  而且由於上輩子職業的關系,還有這輩子餓怕了的原因。朱五吃飯極快,李善長那邊小半碗還沒吃完,朱五這邊已經扒拉幹凈了。
  “妳們接著吃。”朱五大大咧咧的壹抹嘴,咕咚咕咚灌了壹碗涼白開,“我說幾個章程,妳們聽著,有不全面,不對的地方妳們指出來。”
  “吃,接著吃!”朱五見幾人當下碗筷,再次笑道,“老馮,新兵訓練我交給妳,無論是新招募的士兵,還是官軍的降卒,就按照我設的訓練大綱來。
  我派給妳那壹營親衛,大部分是跟著我起家的老底子,妳放心用。我不求訓練出來的新兵多能打,但是軍容軍紀這兩項必須合格。
  各新兵隊之間要考核,要分出三六九等來,優勝劣汰,不合格的淘汰,次壹等的作為輔兵。
  新兵中軍官的選拔必須能服眾,記住,那些官軍的陋習堅決不能讓新兵染上。”
  “遵命!”馮國用鄭重說道。
  他自幼熟讀兵書,精通兵法,可這樣的練兵方法聞所未聞。不過他不是蠢笨之人,也壹眼就老出了這樣練兵的好處。
  士卒更團結,更方便主將掌控軍隊,紀律更嚴明。
  和馮國用交待完,朱五又對席應真說道,“和州的匠戶都給妳,炮接著造,材料妳找老李要,敞開了用,炮兵隊的訓練也交給妳。”
  李善長聽了這話,心裏直抽抽,那工匠坊就是個吞金獸,多少都不夠造的。
  朱五雖然不懂工業,不會技術。但他知道,任何武器在最開始的開發階段,都有著高昂的成本。
  還好這個時代的火炮已經有了最基本的範本,席老道又能陪配置威力不凡的黑火藥。自己提個思路,工匠們摸索著造,總能得到回報。
  回報的價值是巨大的,哪怕前期投入海量的財物,也是值得的。
  席應真苦笑道,“老道光是給妳配那些火藥就累的半死,再幫妳管著工匠坊,還要訓練炮手,妳當老道會分身術!”
  “本來炮手這塊是要交給郭老三的,他哥倆……”
  現階段火器不可能全軍推廣,拿下和州後在原有軍隊的基礎上擴招,戰兵兩萬人,加上二線的輔助部隊可達到三萬多。
  攤子大了事也多,火炮必須由自己的親衛嫡系掌管。
  朱五嘆氣,“工匠坊那邊妳可以提拔幾個頭頭,給他們幾個小官當……”
  “不可!”
  李善長突然出聲道,“這些匠戶是匠籍,鎮撫體恤他們,按月給錢糧在下不反對。可官位乃是名器,鎮撫隨意許諾,不是寒了將士們的心麽!”
  “在我這,沒啥匠籍民籍的,都是人。”朱五正色道,“老李,妳不是迂腐的人,工匠於民於兵都有用。掌心雷火炮這些東西都是他們造出來的,弟兄們少留多少血,這不是功勞麽?”
  李善長默默不語,士農工商的等級在他樣的讀書人心中,根深蒂固,壹時半會扭轉不過來也是正常。
  不過提及火炮和掌心雷,他生出幾番別樣的心思,“鎮撫,工匠坊事關重大……”
  “我明白。”朱五笑道,“工匠坊就放在滁河邊上,周圍都是軍營,坊中匠戶不得隨意出入,保密嗎,我比妳還在乎!”
  隨後,朱五又接著說道,“他倆說完到妳了,老李,妳的擔子最重!”
  “鎮撫請講!”李善長坐直的身子,說道。
  “首先是軍餉。”
  朱五慢慢說道,“有句話怎麽說來著,人有恒產才能有恒心,弟兄們跟著我打仗,不能給點糧食酒打發了,得給他們個盼頭,在定遠的氣候我給大夥發銀子,那是賞錢,要想真正讓弟兄們安心,每月的軍餉和撫恤要早日定下來。”
  “可以參照官軍的辦法!”李善長回道,“鎮撫的意思在下明白,可是古往今來沒有當兵按月發錢的道理,咱們也養不起。如今三萬大軍,哪怕每人每月壹兩,還有衣甲器械,還有壹日兩餐,咱們養不起啊!”
  “俺也是覺得鎮撫對士卒太好了些!”馮國用說道,“平時吃飽了,打仗的時候加恩賞,當兵就嗷嗷叫了,哪能……”
  “不行!”
  朱五態度堅決,“軍餉必須給,在定遠的時候我就和弟兄們拍過胸脯子,怎能食言。
  咱們定遠軍如今分了戰兵和輔兵,新兵和老兵。入伍半年以下的,輔兵每月二錢銀子,戰兵三錢。半年以上的輔兵每月三錢五,戰兵五錢。
  這是兵,軍官們的軍餉在這個基礎上翻壹番。還有撫恤,士卒全部登記造策,戰死的士卒有家人的給家人二兩銀子,若是家裏在咱們治下有地的,免除三年糧稅……”
  李善長忽然打斷朱五,“鎮撫,可以以稅抵餉阿!若真有咱們治下的百姓從軍,他當兵家裏可以免除糧稅,抵作軍餉。”
  “不妥!”席應真說道,“若是咱們基業穩固,成諸侯之勢還可以壹試,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!現在咱們才兩城,人口數十萬而已。”
  朱五點頭,接著說道,“傷殘的士卒咱們也得管,得給他們找活路。
  還有家裏沒人,戰死的兄弟,要建公墓。人死為大入土為安,不能讓弟兄們活著受罪,死了也不安生。
  我說這些妳們回頭好好合計,拿出個章程來,我說的不壹定都對,但是這個思路不能變。”
  “誒!鎮撫,妳說這些在下都懂,可是錢呢!”李善長壹攤手,“您自己都說,細數長流。可是照這麽個用法,咱們堅持得了幾個月?”
  “不是可以收稅嗎?”朱五說道,“城裏那麽多鋪子,我就不信朝廷不收他們的稅,還有鄉下那些大戶人家,我聽說和州有個什麽老爺,家裏在鄉下幾千畝地,收他稅就是了!”
  “鎮撫!”李善長驚道,“歷來官紳都是不繳稅納糧的?如果鎮撫想基業長治久安,還離不得這些士紳的維持阿。”
  “豈有此理!”朱五罵道,“老子造反就是因為天下不平,老百姓讓官府逼得沒活路。
  他們有的是錢還不繳稅納糧,那老子朝誰要,家沒存糧的老百姓。
  那老子還造反幹啥,不如投了官軍魚肉百姓快活。
  再說了,如今刀把子在老子手裏,他們敢不交?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